立即註冊

國際科學合作:至關重要卻又脆弱

隨著全球挑戰日益複雜,國際科學合作的基礎正面臨日益嚴重的威脅。國際科學理事會理事會在本聲明中強調,保護和加強全球科學合作刻不容緩——這不僅對促進知識和創新至關重要,也對維護人類和地球的福祉至關重要。

科學是全球共享知識的一種特殊形式,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它來應對共同面臨的挑戰。其核心的國際合作歷經數十年建立,但如今卻變得脆弱不堪。鑑於科學對國家和全球福祉的重大意義, 國際科學理事會呼籲所有決策者確保科學原則和科學機構得到保護,並維持並最好加強國際科學合作。

過去200年來,科學在改善人類生活品質、促進經濟成長以及加深對自然和社會的更廣泛理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所有國家都利用科學來增進自身利益——透過健康、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這些國家利益很大程度上是透過對研究的大量投資(包括私營部門和慈善機構的投入)以及全球科學界的合作實現的——因為知識超越國界。鑑於我們目前面臨的地球和社會健康的生存威脅,這種集體行動變得更加重要。 

科學在各國推進其經濟、安全和地緣戰略目標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盡可能開放,必要時封閉」這一日益被使用的科學政策口號,絕不能超出正當需要。 

科學既促成了人類及其技術對地球從地方到全球各個層面的影響,也揭示了這些影響。過去幾十年來,各國及其科學家攜手合作,辨識、尋求緩解和適應這些風險。這種合作往往超越了地緣戰略緊張,因為保護全球公域符合每個國家的既得利益。 

所有科學的基石是一套基於經驗主義、透明度、品質保證和開放性的原則,這些原則使科學成為一個普遍的知識體系。然而,科學知識的應用理應由其所依附的社會決定。科學界有理由關注那些挑戰它們的力量。國際科學合作必須持續;維持研究的責任必須更公平地分擔-這不僅是為了保障科學成果,也因為投資和支持科學的國家也能從其許多益處中受益。忽視科學會增加全球公域的風險。科學合作促進國家間的和平對話。 

科學界必須堅守其核心原則,但必須與社會建立更緊密、更有意義的連結。科學與社會之間的契約必須不斷更新,使科學能為和平、安全與福祉做出重要貢獻。

作為一個主要由科學聯盟、協會和學術機構組成的全球非政府組織,國際科學理事會 (ISC) 致力於將科學視為全球公共產品。我們呼籲社會各界認識到,自由且負責任的科學實踐是一項對全人類進步至關重要的社區事業。


請在您的瀏覽器中啟用 JavaScript 以填寫此表格。

及時了解我們的時事通訊